Appearance
29、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胜利
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它只有在一切至少是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爆发革命才能成功,这个结论在当时是正确的。那时资本主义还处在向上平稳发展的时期,世界领土还没有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还不十分突出,资本主义的矛盾还没有发展到使繁荣的资本主义变成垂死的资本主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发生并取得胜利。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不可能在一切国家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
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个别国家胜利学说的出发点。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上升的资本主义变成了走下坡路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了,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这种跳跃式的不平衡发展剧烈地改变着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使它们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尖锐,并最终导致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大战。帝国主义之间的激烈争夺和发动的战争,削弱着帝国主义阵线,造成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使无产阶级有可能首先在这样的环节上打开缺口,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反,由于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统治力量的不平衡,革命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无产阶级要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获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毛主席说过:“革命的胜利总是从那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阵线,从而使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帝国主义阵线的薄弱环节,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取决于革命的客观条件,而且取决于无产阶级本身的觉悟程度和组织水平,特别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真正的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一条马列毛主义的革命路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出现过革命的大好形势,但是由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党,在帝国主义的收买下,堕落为修正主义的、社会沙文主义的党,因而根本谈不上引导无产阶级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当时只有俄国具备了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观条件。
可见,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观条件,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可能是同时成熟的,有些国家可能早一些,有些国家可能晚一些。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还会使各个国家的革命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曲折。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在一切国家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获得胜利,而将首先在某个或几个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已经成熟的国家获得胜利。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个别国家胜利的学说表明,无产阶级革命不一定在工业最发达、无产阶级占人口多数、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中首先发生。在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已经成为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体系,各个国家的经济已不再是孤立的了,而变成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经济体系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这时,考察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是否成熟,不能仅从某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孤立地分析,还必须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状况来观察。无产阶级革命已不单纯是某一个别国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而是帝国主义阵线的链条在其薄弱环节破裂的结果。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是那些政治危机深重、统治者腐败无能、革命最容易展开的地方和国家。
显然,一个国家是否成为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主要不是取决于它的工业发展水平、无产阶级的人数和文化的高低。只要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发展,从而有一定数量的工业无产阶级,而决定的因素就是这个国家国内外阶级矛盾的发展,马列毛主义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及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力量的壮大。
1917年,俄国之所以成为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是因为,沙皇俄国本来是一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封建农奴制残余相结合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同地主的矛盾、沙俄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沙俄同其他帝国主义的矛盾都交织在一起,俄国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沙皇政府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和对外侵略扩张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但三年多的战争却破坏了俄国的至部国民经济,俄国的经济本来就十分落后,在战争的冲击下,完全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正忙于战争等有利的国际环境。
另一方面,也是决定的方面,是由于俄国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战胜了盂什维克的机会主义路线,和党内机会主义分子做了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彻底决裂,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展开了伟大的人民革命斗争,从而具备了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现实力量。所以,虽然当时俄国资本主义并不十分发达,但是帝国主义链条在俄国却是比较薄弱的。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个别国家胜利的学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具有伟大指导意义。它为各国无产阶级指明了革命的前途,增强了他们冲击本国资产阶级的主动性和取得革命胜利的信心。在这一新的革命理论武装下,俄国无产阶级首先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帝国主义的链条被突破,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复存在,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一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了。在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迅速高涨。同时,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日益加深,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毛主席根据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的论断, 指出:“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革命的胜利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而在那些反革命势力雄厚的地方,革命还是没有起来, 或者发展得很慢。”
中国革命的胜利,证明毛主席的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它不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给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以沉重打击。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可以在帝国主义和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且可以在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取得胜利,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所有这一切表明,资本主义发生了总危机,这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是世界资本主义制度走向全面崩溃和死亡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