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0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 Published at:
导师语录


0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充满着矛盾,都是一分为二的。商品也是如此,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

商品首先是一个劳动生产物,有一定用途,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有些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如粮食、衣服等,有些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如钢材~机器等。商品这种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一种商品往往有多种性能,多种用途,具有多种使用价值。它们多方面的使用价值,是人们在长期生产斗争中逐渐认识和发现的。例如原油,过去只知道用它作燃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能从原油中提炼出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几十种化工产品,在经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它构成一切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但是,“在我们所要考寨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多了一层意义,它成为商品生产者交换产品的物质基础。一个毫无用处的东西,谁也不要它,当然没有资格参加交换。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才能交换其它产品;也正因为各种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同,才产生了交换的必要性。

什么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例如,10斤小麦换得1把斧子或3尺布,1把斧子或3尺布就是10斤小麦的交换价值。

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间的物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样,二者中的每一个只要是交换价值,就必定能化为这第三种东西。

用一个简单的几何学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为了确定和比较各种直线形的面积,就把它们分成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化成与它的外形完全不同的表现——底乘高的一半。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同样要化成一种共同东西,各自代表这种共同东西的多量或少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处在一种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关系当中的。说它们是互相统一的,是因为它们两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的承担者,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它就是一种无用之物,无用之物是不能有任何价值的,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再多的劳动,这些劳动也是浪费了的。反过来,一种物品虽然有用,有使用价值,但倘若没有价值,不是用于交换,它就仅是一件普通的有用物,而不是商品。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它必须既是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矛盾的呢?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从性质上说,它是为社会、为别人的,而不是为商品生产者自己的。一个鞋匠生产成百上千双鞋,到头来由他个人穿用的不过是一两双。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他才生产使用价值。商品一经生产出来之后,生产者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别人,这样他才能取得价值。从这里我们看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矛盾的。

由于商品内部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所以一切商品都必须参加交换过程。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够实现,从而它们之间的矛盾才能获得解决。但问题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商品的交换过程并非总是顺利的,有种种原因会使这一过程变得很困难,而且,越到后来便越是困难。私有制下整个商品生产的历史告诉我们,商品的矛盾不是越来越减弱,而是越来越发展,越来越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