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11、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引发战争
帝国主义为了获得垄断高额利润,必然要向外进行侵略和扩张,为分割世界领土而争夺。帝国主义把世界领土分割完了以后,又必然要引起对世界领土的重新分割。因为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世界中所得份额的大小,夺得霸权势力的大小,是由它们各自的“资本”、“实力”的大小来决定的。此外,地理和历史等其他条件也在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影响到殖民地领土的大小。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引起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这种用实力来解决矛盾的最高形式就是战争。二十世纪上半个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引起的。因此,列宁说:“世界分割完毕是这个时期的特点。所谓完毕,并不是说不可能重新分割了,一恰巧相反, 重新分割是可能的、不可避免的”。
目前虽然世界领土已经被分割完了,但是在各帝国主义之间,这种分割是极不平衡的。美帝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霸占的殖民地最多,但是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俄英进一步下降,德日法的复苏,尤其是中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复辟,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经济的不平衡加剧,殖民地的分割不平衡便与列强之间新的力量对比发生了矛盾。后起的中修要求得到更多的殖民地,然而世界上无主的土地已经没有了,只能从衰落了的帝国主义手中去抢夺殖民地,这就激化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是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分割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对于帝国主义来说,殖民地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帝国主义主要的原料来源,最有利的投资场所和商品销售市场。只有占领殖民地,才能更容易地排除竞争对手,维持自己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而且重新分割世界争夺殖民地领土,“其目的不完全是直接为了自己,主要还是为了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这种矛盾和斗争,必然导致用战争手段打击对方,这就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深刻根源。因此,列宁明确地指出:“简单地讲, ‘ 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策的内容,而这种政策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爭。”垄断、掠夺、争霸、战争,这就是帝国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力量的消长变化,我们可从各帝国主义国家gdp发展速度上看出这种差距是更大了,近十年来中修平均增长约6%以上,美帝平均增长率约为2.8%,法国经济平均增速在1.5% - 2%之间,德国经济平均增速在1% - 2%之间,英国经济平均增速为1.5%。日本经济平均增速在1%以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加深和加剧起来。
而且垄断资本掠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基础上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进一步加剧,必然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的本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也加深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危机。帝国主义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危机,缓和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它们就会铤而走险,发动战争,进行垂死挣扎。毛主席指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企图解脱新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因此帝国主义各国妄图通过加强对国内劳动人民的压榨、加强对亚非拉地区的残酷掠夺和剥削来挣脱日益深重的危机。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原因
各帝国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的原因却是很复杂的,概括地说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 固定资本更新和扩大的程度不同。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是影响资本主义再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可以通过对机器设备等需求的提高,促进第一部类产品的生产;可以通过经济的技术装备的水平提高,加强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从而扩大积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以增强商品在国外市场斗争中的竞争能力。因此,固定资本更新和扩大程度的不同,就使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速度和工业实力的变化程度有所不同。 垄断资本对国内外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的加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和帝国主义垄断集团间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措施的刺激等原因,固定资本的投资有了较大扩大。但各国固定资本更新和扩大的程度有所不同,因而也就影响生产增长的快慢和经济力量的变化。 中修垄断资本增加设备投资更新固定资本的规模较大,一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取得高额利润,作为扩大投资的资金来源。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措施也在扩大投资中起了重大作用,中修是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专政,官僚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压榨,通过国家预算强行集中资金,贴补垄断企业,垄断组织得到各种形式的政府贴补作为扩大投资的资金。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固定资本投资,中修将国内外大量闲置资本投资在新能源汽车、高铁、化工、光伏、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这些部门技术装备水平高,资本有机构成高,市场竞争力强,因此,就在对劳动群众提高剥削程度的基础上,使工业生产增长加速。 而老牌帝国主义由于在一些传统行业取得了垄断地位,更换固定资本又会带来原有资本的贬值,减少垄断利润,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而国内大量过剩资本不是用于工业生产而是进行资本输出,剩余价值又很大一部分用于供养资产阶级上层的寄生性的腐朽生活,尤其是庞大的国家机器即数百万的官僚、工贵等,因此他们的他们的经济衰退的更加明显。
- 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影响。由于以美帝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大搞扩军备战,不断地进行侵略战争,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结合具体政治经济条件,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美帝国主义在战后作为世界宪兵到处进行侵略扩张,发动侵略战争,大量国民收入用于军事开支,经济完全走上了军事化的道路。 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虽对某些年度的经济活动带来暂时的刺激,但造成的结果却是军事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更加尖锐化。军事生产的加强使原料和燃料更为紧张,广大群众的沉重军费负担导致国内消费市场的缩减,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生产的增长。同时,由于国民经济军事化影响出口,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结合通货膨胀的加剧,必然造成财政金融危机,转而影响生产。因而走上危机频繁爆发、生产过剩危机和财政金融危机交错,经济发展缓慢、停滞的绝路。
- 殖民地的掠夺多寡的影响。殖民地对帝国主义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们是不可能放弃殖民政策,它们除了继续残酷地压榨余下的殖民地外,更重要的是采取新的方式,推行新殖民主义。它们利用各种军事、政治手段来把殖民地国家和已经宣布独立的国家置于它们的控制和奴役之下,同时,它们利用经济“授助”等方式,继续把这些国家作为它们的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资本输出的场所,以掠夺这些国家的财富,压榨这些国家的人民。但是在旧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和帝国主义改变手法进一步用新殖民主义方式进行掠夺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所处地位、所受影响、所得利益都有所不同,这也是影响这些国家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一个因素。
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在帝国主义之间,既争夺又勾结,勾结是为了更大的争夺是绝对的、长期的;勾结是相对的、暂时的。今天暂时的妥协,只不过酝酿着明天更大的争夺。中修社会帝国主义在国内复辟资本主义,使得国内矛盾重重,怨声载道,对外与美帝的罪恶活动相配合,进行侵略扩张。当代世界各种基本矛盾都在激化,特别是美帝、中修同包括它们本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矛盾,以及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划分势力范围的矛盾,更尖锐了,更扩大了。
中美争霸是当今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它们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正在愈演愈烈,总有一天会打起来。它们的争夺遍及全球,这暴露了它们帝国主义的强盗本质,中修的侵略和掠夺本质暴露得越来越突出了。各国人民正更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帝国主义的伪善面目:它叫嚷的“援助”实际上是掠夺;“支持”是为了控制;嘴上高谈“缓和”,行动上则疯狂扩军。它肆意侵略、颠覆和肢解别国。
它所谓的“特色社会主义”,原来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野蛮的帝国主义。中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出现,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历史进程中的一股逆流,但它不能改变帝国主义决然死灭的历史命运。中修美帝到处横行霸道,侵略扩张,这就使一切受到它们侵略、颠覆、干涉、控制和欺负的国家和人民起来同它们作斗争。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天下大乱,“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是列宁当年分析过的世界各种基本矛盾激化的表现。事实证明,中美两个超级大国是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特别是中修正处在侵略扩张的势头上,当前战争的危险主要来自中修。毛主席教导我们:“关于世界大战问题,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战争引起革命,一种是革命制止战争。”当前战争和革命的因素都在增长。
我们坚信,如果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胆敢发动世界大战,那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以断定,其结果必定又要有多少亿人口转到社会主义方面,帝国主义剩下的地盘就不多了,也有可能整个帝国主义制度全部崩溃。”帝国主义战争必然引起各国人民革命群众运动蓬勃发展,反对大国霸权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