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27、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帝国主义三大矛盾即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都发展到空前尖锐的程度,导致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日益成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必然爆发。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及其发展,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的历史现象,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争夺和战争必定要削弱帝国主义的力量,造成了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加剧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为各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提供有利的条件。帝国主义战争从反面教育了人民,唤醒了民众,于是,在战争造成的全世界经济破坏的基础上,促进了世界革命危机的成熟,使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加速到来,使无产阶级革命战线和民族解放运动战线联合为一条世界革命战线,来反对世界帝国主义战线。
列宁正是基于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基本矛盾的分析,指出垄断、掠夺、争霸、战争就是帝国主义的实质,帝国主义就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即已经由准备进行革命的时期转变为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新时期。现在世界上的局面,一方面是帝国主义的反革命阵线,一方面是无产阶级革命阵线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革命阵线。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必然要联合起来,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总战线来对抗世界帝国主义战线,帝国主义正处在战争和革命的危机之中。
帝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不仅因为它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发展到顶点,而且因为它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一小撮金融寡头控制的垄断联合,造成了与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相容的高度的生产社会化,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生产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的程度,高度的生产社会化是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和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关系的物质基础。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就上升到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任何中间级”。
毛主席指出:“帝国主义给 自己准备了灭亡的条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自已国家内的人民大众的觉悟,就是这样的条件。帝国主义驱使全世界的人民大众走上消灭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的历史时代。” 帝国主义的寿命不会很长了,它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和最后阶段。但是,它是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它愈接近死亡,就愈要进行垂死的挣扎。历史上所有的统治阶级都是依靠暴力维持统治的,他们从来不会自愿让出政权,而且总是首先使用暴力,镇压群众的革命斗争。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方面总是力图使用暴力和实行全面反动,而且比历史上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只有经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才能实现。列宁指出:“历史上还没有过一次不经过国内战争的大革命,并且也没有一个严肃的马克思主义者会认为,不经过国内战争就能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列毛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暴力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诞生的助产婆,是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必由之路,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这是马列毛主义反复阐明了的革命真理。
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管反动派怎样企困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且将必然取得胜利。帝国主义走向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