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28、机器成为榨取血汗的科学工具
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高发展阶段,也是资本家剥削、奴役雇佣劳动者的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资本家使用机器,绝不是为了减轻劳动者的负担,而是为了缩短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因此,机器成了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机械力代替了人力,自然科学的应用代替了凭经验办事的常规,机器本身的协作代替了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劳动过程这一系列的变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减少了单位产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降低了商品的价值。
机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只是按磨损程度转移自身的价值。由于机器的使用年限比较长,并且是按照科学方法使用的,各种部件和辅助材料的消耗都更为节省,又由于机器作用的范围广,功率高,生产商品的数量多,所以平均转移到每件商品上的机器的价值,比生产同样产品所消耗的手工工具的价值,绝对量要少得多。
使用机器可以更大地节省劳动力的消耗,即节约活劳动的支出。使用机器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减少劳动消耗,那只要生产机器所费的劳动比使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更少,就应该在生产中采用机器。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被当作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因此只有当机器的价值低于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时,资本家才肯使用机器;否则,资本家宁愿采用手工劳动也不使用机器。这就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界限。直到今天,在帝国资本主义国家里仍然存在着大量手工劳动,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第一,由于机器简化了操作过程,使得体质较弱的劳动者也可以参加生产。因此,随着机器的采用,童工和女工便被大规模地吸收到工厂中来。从前,工人为了活命不得不被迫出卖自己;现在,却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了。大量妇女儿童的参加生产,一方面为资本家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另一方面, 又使一批一批的成年工人被排挤出工厂而加入失业队伍。
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不仅使大批现役工人遭到机器的排挤,被逐出工厂的大门,而且使大批中小生产者因抵挡不住廉价商品的竞争而陷于破产。这样,便造成了越来越庞大的失业队伍。大机器生产所造成的这种失业现象,不仅给失业者带来了无穷的苦难,同时使在业工人的处境也更加悲惨。资本家利用劳动力市场对工人的巨大压力,强迫降低他们的工资和延长劳动时间。如果他们不接受资本家所提出的苛刻条件,资本家就会从失业队伍中另雇新人来接替他们的工作。资本家在这种场合的惯用语言是:“你们不干,外边还有人等着呢!” 第二,机器的使用成为延长劳动日的有力手段。使用机器为延长劳动日创造了新的条件,并且激起了延长劳动日的新的动机。机器的价值是按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上去的。机器除了物质磨损外,还有“精神磨损”。当同样的机器可以用更便宜的方法生产出来,或出现了更好的机器来代替时,原有机器的价值会相应地降低。所以,资本家总是尽量地延长劳动日,提高机器利用率,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垫支的资本,避免由精神磨损带来的损失。
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新机器,可以获得额外剩余价值,而新机器被普遍采用后,额外剩余价值就消失了。因此,资本家也要尽量延长劳动日来加紧使用机器,以便抓紧时机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且,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和使用的工人人数。机器的使用虽然提高了剩余价值率,却相对地减少了工人人数。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势必要拼命延长劳动日,用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的办法,来弥补由于工人人数减少所带来的“损失”。
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还造成了庞大的失业人口,使劳动力供过于求,这又为资本家延长劳动日创造了条件。马克思指出:“如果说机器 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那末,它作为资本的承担者,首先在它直接占领的工业中,成了把工作延长到超过一切自然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 第三,机器的使用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资本家延长劳动日总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于是又利用机器来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迫使工人在同一时间内支出更多的劳动,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提高机器的运转速度,二是增加工人看管机器的台数,这两种方法又往往是同时并用的。机器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改进,使工人的劳动强度空前地提高了,资本家利用机器榨干了工人的血汗。
第四,由于劳动强度的提高和劳动条件的恶化,因而在采用机器之后,工伤事故也紧跟着迅速增多,大批工人变成残废、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列宁指出“意味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社会财富的技术革新,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却使社会更加不平等,使贫富之间的距离扩大,使愈来愈多的劳动群众无法生活,深到失业和各种困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现代科学技术是资产阶级用来加强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的一种手段,因此,与生产自动化发展的同时,资本家的财富成倍地增长了,而无产阶级的贫困、失业却大大增加了。
第五,随着机器的广泛采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最后完成了,加深了雇佣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使劳动者日益变为机器的附属物。脑力劳动几乎完全由少数与工人相对立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进行,而压在工人肩上的则是沉重的和单调的体力劳动。
因为在使用机器生产的条件下,工人支配自己劳动力的自主性几乎全部丧失,他们的动作要服从于机器本身的运转速度。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工人统统变成了机器的助手,围绕着机器进行劳动。从前的工人终生使用一种工具,现在的工人是终生服侍一部机器。这时劳动者要想离开资本家的工厂,独立地从事生产,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了,机器使劳动在实质上隶属于资本了。因此,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工厂里,由于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加强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使工人变成了机器的真正的附属物。” 总之,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的使用必然会给工人带来各种灾难性的结果。机器就其自身考察会缩短劳动时间,但它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却是延长劳动日;机器本身会使劳动变为轻易,但它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却是加强劳动;机器本身是人类对于自然力的胜利,但它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却使人类服从于自然力;机器本身可以增加生产者的财富,但它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却使生产者变为需要救济的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