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第三节:⻜跃的形式
如前所述,任何事物都要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转变为另一种事物。质变就是从一种质到另一种质的⻜跃。实际生活表明,一切事物都要通过⻜跃才能完成质变,但是,⻜跃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为什么⻜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呢?毛泽东同志说:“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多事物” 。这就是说,⻜跃的形式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和事物所处的外部条件决定的。
多种多样的⻜跃形式,可以大体上区分为爆发式的⻜跃和非爆发式的⻜跃两种类型。
一般说来,爆发式的⻜跃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是质变过程中的对抗的斗争形式。
这种⻜跃的特点是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例如自然现象中火山的爆发、炸弹的爆炸、铀核的裂变、氢核的聚合,社会现象中的暴力夺取政权等等,都是爆发式的⻜跃。非爆发式的⻜ 跃则一般说来是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是质变过程中的非对抗的斗争形式。
这种⻜ 跃的特点是不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如物种的变异、语言的变革、人民内部的自我革命等等,都是非爆发式的⻜跃。工人讨薪形式有很多,现阶段的一些工人采取下跪磕头这种卑躬屈膝的方式来获取工资,这是一种软弱非暴力不合作的办法,因其不采取暴力形式,所以只有不大的成效。
工人在软弱的讨薪形式中逐渐认识到这样不能解决根本矛盾,逐渐认识到讨薪的斗争并不是人民内部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非用暴力手段解决不可,只有采取暴力的爆发式的⻜跃从而解决问题。
⻜跃的形式是同矛盾的性质相一致的。
如果矛盾的性质变了,⻜跃的形式也就要随着改变,否则就不能实现⻜跃。至于所谓的矛盾的性质,也不过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区别,不同性质的矛盾决定了⻜跃的形式,两类性质的矛盾相互转化了,那么⻜跃的形式也就要从爆发或非爆发相互的转化了。
区别两种不同的⻜跃形式,并把⻜跃形式同矛盾性质联系起来考察,对于革命实践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社会领域中的⻜跃并不是自发地实现的,而是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因此,只有正确地认识了矛盾的性质,并根据这种认识正确地选择了⻜跃的形式,才能顺利地实现⻜跃。反之,如果对矛盾性质的认识有错误,选择了与矛盾的性质相违反的 ⻜跃形式,是一定要碰钉子的。例如,在解决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政权这样的革命任务的时候,如果幻想不通过武装斗争,不采取爆发的⻜跃形式,就一定要滚进机会主义的泥坑。反之,在领导人民内部的革命运动的时候,如果不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不采取非爆发的⻜跃形式,也要犯严重的错误。
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正确地估计了各种矛盾的性质,采取了同矛盾性质相适应的⻜跃形式,极其成功地实现了巨大的历史⻜跃。例如,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同中国人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只有通过爆发式的⻜跃才能得到解决。
基于这种正确认识,党在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的根本变化的时候(也就是质变或⻜跃开始的时候),在揭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阴谋之后,采取了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国民党军队的方针,迅速地完成了巨大的⻜跃。
假如我党当时接受了某些人提出的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矛盾的幻想,那就会给国民党反动派以喘息的余地和卷土重来的机会,革命事业就要遭殃,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 跃的实现就不知道要拖延到何日何时。这是一方面的历史经验。
另一方面,在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对于如何消灭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党和毛泽东同志却采取了不同的斗争形式。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在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它同工人阶级的矛盾有对抗性的一面,也有非对抗性的一面,总的说来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对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消灭可以通过和平改造的途径来实现。这就是说,这个⻜跃可以采取非爆发的形式。同时还要注意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部分民族资产阶级念念不忘他们过去的天堂,就会将复辟幻想变为行动。比如说三反五反就是打击的这一类老资产阶级,季诺维也夫和托洛茨基也代表了苏联丢掉政权的老资产阶级的力量。
赫鲁晓夫代表了苏联新产生的资产阶级的力量。
无产阶级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因此必须要采取暴力革命的办法,采取无产阶级专政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实践证明,我党的方针是极其英明的。
必须着重指出,爆发式的⻜跃和非爆发式的⻜跃的区别虽然十分重要,但是这种区别仅仅是形式的区别,仅仅是采取还是不采取外部冲突形式的区别。至于它们的内容,则都是矛盾主次双方的易位,都是矛盾的一方消灭另一方,都是旧质的灭亡和新质的产生,都是质变,都是革命。不具备这样的内容,就根本不成其为⻜跃,也无所谓⻜跃的形式问题了。就像农村低级集体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再到全民所有制,在最后才能到达共产主义。但是每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前进都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跃。
现代修正主义者为了阻挠革命,故意抓住⻜跃的形式问题大做文章。
他们普遍采用的手法,就是借口⻜跃形式的多样性来否定⻜跃的革命内容。他们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向新质的逐渐转化对社会发展来说已经是典型的了。
”所谓“向新质的逐渐转化”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说:“现存的质让位于新的质,变成新的质,不是通过废除,而是通过尽力巩固、发展和完善现存的质。
”原来他们所说的由旧质到新质的转化(这也就是⻜跃的内容)
,不但不要消灭旧质,反而要去“尽力巩固、发展和完善”旧质。试问:这哪里看得⻅一点⻜跃的影子呢?现代修正主义者之所以煞费苦心地编造出这样一种奇妙的“⻜跃”理论来,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劝导人们把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及其思想影响当作神物供奉起来,把那些过了时的、 阻碍人们前进的制度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永世保存起来,让这些东西越来越“巩固、发展、完善” ,以免真正的革命⻜跃损害了一小撮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打烂了他们的“坛坛罐罐” 。
现代修正主义者不仅借口⻜跃形式的多样性来反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革命运动,而且还借口⻜跃形式的多样性来反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暴力革命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战争。
他们公然宣称,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可以以不通过爆发式⻜跃,而通过渐进方式来实现” 。他们的所谓“渐进方式”是什么呢?无非就是那个臭名远扬的“和平过渡”的“理论” 。据说,他们是“赞成”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是“赞成”民族解放的。他们反对的只有一点,就是一定要通过爆发的形式来实现⻜跃。其实,全部阶级社会的历史和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证明,没有一个反动统治阶级是愿意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
只有通过革命人民的暴力行动,即爆发式的⻜跃形式,才可能把政权从反动统治阶级手里夺过来。用“和平”的方式去夺取政权,就无异乎“与虎谋皮” ;鼓吹用什么“渐进方式”来实现夺取政权的革命,就等于不要革命。老修正主义者早就宣扬过“资本主义和平⻓入社会主义”的滥调了,现代修正主义者现在又把它拾起来当作欺骗革命人民的工具,真是衣钵相传,无独有偶!
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和一二三与十月烽火之流联系起来看。
十月烽火和一二三之流在思想斗争路线上鼓吹用组织上的思想斗争包办个人思想斗争,抹杀组织和个人的界限。
在组织上采取批判的策略是组织上的特殊性,他们却采取了将组织的严打猛打办法挪到个人的斗争和批判上,以至于在个人的斗争批判上,他们过去能够取得成效的措施失灵了。在组织条件下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但不能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猛攻猛打的办法,咄咄逼人只会让这些同志被打击。
他们在应该采取非爆发式的⻜跃的条件下采用来爆发式的⻜跃的办法,以至于打击到了这些同志的革命积极性。
在⻜跃的形式问题中,包括着⻜跃时间的⻓短问题。这也是一个有实践意义的问题。对同一事物说来,⻜跃即质变总是比量变要迅速得多。但是,⻜跃也是运动的一种状态,也必须在时间中进行,而不可能不需要一定的时间。量变是一个过程,⻜跃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短,取决千事物的具体特点。有的极其短促,有的十分漫⻓。例如,某些基本粒子的衰变过程可以短到几十亿分之一秒,由基本粒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决定的物理过程可以短到一百亿分之一秒(10-10 秒),由强相互作用决定的物理过程则可以短到一百亿亿亿分之一秒(10-20 秒);而从猿到人的过程则经历了大约四十万年;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的物质到有生命的物质,其⻜跃的过程还要⻓得多。
可⻅,判断一个过程是不是⻜跃,不能根据这个过程的⻓短(因为甲过程的⻜跃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比乙过程的量变所需要的时间还要⻓得多)
,而只能根据具体事物内部的矛盾状况。只要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的原有联系还没有开始破裂,统一体还相对稳定地存在着,矛盾双方的主次地位还没有发生变化,那么,不管这种状态持续了多久,都是量变;反之,只要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的原有联系已开始破裂,统一体已开始分解,矛盾双方的主次地位已开始发生转化,那么,不管这种状态持续了多久,都是⻜跃。只有首先根据事物内部的矛盾状况判定了过程是属于量变还是属于⻜跃以后,再去估计它们所需要的时间才是有意义的。
在革命和建设工作中,正确地估计各种具体事物实现⻜跃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说来,如果把⻜跃所需要的时间估计得太短,就容易犯“左"的错误;如果把⻜跃所需要的时间估计得太⻓,就容易犯右的错误。例如,在由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历史时期,就有许多⻜跃,每一次⻜跃所需要的时间都是不同的。用暴力从反动统治阶级手里把政权夺过来,大约只要几年、几个月甚至几天的时间就够了;在经济战线上实现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跃,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要完成向共产主义的⻜跃,需要的时间就更要⻓得多。
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对于每一个⻜跃所需要的时间都作了恰如其分的估计,这就保证了党和人民在⻜跃到来的时候能够积极地而又稳妥地把握复杂多变的进程,达到预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