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32、提高利润率的一切办法都意味着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剩余价值与全部垫付资本的比率叫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态。马克思说:“用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利润率。这是同一个量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剩余价值率m' =m/v;如果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垫支资本,利润率p'=m/C。
利润率虽然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两者却有显著的差别。第一,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是两个不同的量,前者总是比后者小。既然生产商品时垫支的总资本总是大于实际所费的资本,而所费资本又总是大于可变资本,那末,同一剩余价值量对垫支总资本的比率,当然要小于它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例如一工厂的垫支总资本为100万元,可变资本为10万元,剩余价值为20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就是200%,利润率则是20%。第二,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所体现的关系也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准确地反映出资本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的不过是垫支总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以上两点说明,利润率作为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在神秘化的形态上表现后者,既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又歪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利润和利润率,是资本家直接关心和追求的目标。资本家投下一定量资本开办企业,目的就是获取利润,追逐的就是尽可能高的利润率。马克思曾引用英国评论家登宁的话揭示资本的这种本性:“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 %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率是经常变化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然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对垫支总资本的比率,所以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和垫支总资本量的因素,都会影响利润率的高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剩余价值率。利润率的高低同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如果垫支总资本的数量和资本有机构成已定,利润率的高低将以剩余价值量的大小为转移,而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越大,利润率也就越高。既然提高剩余价值率能够提高利润率,所以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加强对工人的剥削,采用延长劳动日、加强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办法,来提高剩余价值率,以达到提高利润率的目的。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就整个生产部门来说,利润率的高低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按相反方向变化。假如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率不变,一个部门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可变资本占比相对越高,同量资本使用的劳动力就越多,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大,利润率自然也就越高。比如,总资本为1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资本有机构成是6 : 4,则商品价值W =60c + 40v + 40m= 140,利润率即为40%;如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8 : 2,则W= 80c+ 20v+ 20m= 120,利润率则为20%。如果从个别企业来说,情况恰恰相反,如果个别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部门的平均水平高,它就可以得到超额剩余价值,从而使利润率提高。
第三,资本的周转速度。年利润率的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成正比。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可变资本每年的周转次数越多,同量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大,既提高了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也提高了资本的年利润率。假定企业垫支资本10,000元,有机构成6 : 4,剩余价值率100%,如果资本每年周转一次,则每年可得剩余价值4,000元,利润率为40%;如果资本家把资本周转速度提高到每年两次,则每年可得剩余价值8,000元,利润率也就提高到80%。因此,为了提高年利润率,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家总是设法加速资本的周转。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利润率的高低同不变资本的节省成正比。如果可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已定,则不变资本越节省,垫支总资本越小,同量剩余价值与较小的总资本量相比,利润率也就越高。
资木家如何节省不变资本
延长劳动日。如果不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资本家要榨取更多的剩余劳动,就必须增加劳动者的人数。为此,他必须依一定比例增加机器、厂房等不变资本的投资。但是如果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即使延长的部分也相应地付给工资,资本家仍可以在不增加机器、厂房等不变资本投资的情况下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并由此提高资本的利润率。这种方法也可以表现为另一种形式:把“一班制”改为“两班制”或“三班制”,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不变资本的相对节省。
生产资料的集中使用。资本主义企业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由于它实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集中,而集中的生产资料是由集中的劳动者共同使用,因而就有可能大量地节省生产资料。大企业用在动力、机器、厂房、照明、取暖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开支,平均来说比小企业要少得多。充分利用社会化大生产的这些优越条件,是资本家节省不变资本以提高利润率的一个重要方法。
利用废料。大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中有越来越多的部分变成新的生产资料,成了有用之材。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资本家是利用它们作为自已企业的加工原料,或是按已经提高的价格出卖给别的企业,都可以由此而节省大量的不变资本。
靠牺牲劳动者的生命而实现劳动条件的节约。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照它的矛盾的、对立的性质,还把浪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本身,看作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从而看作提高利润率的手段。”资本家为了节省不变资本,不惜牺牲工人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不管工人死活,尽量减少劳动保护方面的支出,为此资本家便把厂房修盖得尽量狭窄、简陋,迫使工人终年累月在拥挤不堪、空气恶浊的环境里进行苦役般的劳动。对于有危险的机器和有毒的气体,也不装置任何安全设备和采取预防措施。至于工厂中的工人宿舍,那更是因陋就简,甚至不是真正的房屋,而是用铁皮木板之类搭起的所谓“工棚”。这使得工人的劳动条件极端恶化,工伤事故层出不穷。总之,“资本主义生产尽管在其他各点上非常吝啬,但对于人身物质却是非常浪费”。
资本家为了用同量垫支资本榨取更多的利润,必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利润率,而提高利润率的一切办法都意味着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必然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