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3、资本积累的规律一无产阶级贫困化

🕒 Published at:
导师语录


23、资本积累的规律一无产阶级贫困化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一无产 阶级则日益贫困化,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日益加重,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趋下降。这种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社会的两极分化一一在一个极端是财富的积累,在另一个极端是贫困、奴役、劳动折磨等等的积累一一乃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写道: “社会的财富,功能中的资本,它的增H长的范围和力量t,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人数和他们的劳动的生产力越是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是....但是这个产业后备军和现役劳动军相比越是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是大,这种人的贫困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例。最后,劳动者阶级中的求乞的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是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是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普遍的规律。” 马克思所阐明的关于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愈多,他们的处境也就愈益恶化。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也就是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的过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包括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

相对贫困化

相对贫困化,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国民收入总额中,无产阶级的收入所占的比重,与资产阶级的收入所占的比重比较起来日益下降。国民收入是无产阶级每年创造出来的新价值的总和(即v+m),其中一部分是归资产阶级占有的剩余价值,另一部分则是无产阶级所获得的工资收入。随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加强,工资部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必然日趋降低。无产阶级日益相对贫困化的过程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屿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和加深,他们之间的阶级矛盾不可避免地要趋向尖锐化。

绝对贫困化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不仅表现为相对贫困化,而且还表现为绝对贫困化。绝对贫困化,是指随耆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日益恶化。它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的是: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居住条件恶化,劳动强度提高以及随劳动条件恶化而来的工伤事故增多等。

  1. 实际工资下降是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重要内容。实际工资下降意味着工人阶级吃得更少,穿得更差,住得更坏。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和战争期间更是这样。

这里,有必要明确这样一点: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有可能被实际工资的某些提高的现象所掩盖。从现象上看,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工资水平,比若干年前有某些提高。但是,不能由此便否认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我们知道,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应该纳入工人必要生活资料范围内的物品,在品种和数量方面是不断增多的,这就决定了再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品种、数量是不断增加的。但是,资本家绝不会按照客观上已经达到的这种水平来支付工资;相反的,他们总是要把工资压低到现时再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费用以下。因此,即使实际工资水平比过去有所提高,但工人阶级的生活仍然是困难的,他们仍然处于绝对贫困化状态中。

  1. 在考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时,必须考虑到失业工人的状况。关于这一点,斯大林写道:“既然有失业工人后备军,而它的成员除了出实自己的劳动力就无法生存,那末失业工人是不能不列入工人阶级之中的,但是,既然他们列入工人阶级之中,那末他们的赤贫状况,就不能不影响在业工人的物质状况。”因此我认为,在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物质状况时,也应该估计到失业工人后备军的状况。失业、半失业人数的日益增加和失业时间的不断延长,是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

工人在失业期间,断绝了收入来源,衣食无着,陷入极端穷困的境地。失业人口的大量存在,会使在业工人的处境更加恶化。因为, 资本家能够利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来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还有,工人失业后不得不依靠亲友中在业工人的资助来维持生活,这也必然会加深整个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1. 劳动强度日益提高和劳动条件日益恶化,也是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不仅极力降低工资,而且还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劳动强度,以榨取工人的血汗。在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中,普遍采用的血汗工资制度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成就来提高劳动强度,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列宁深刻指出:资本无孔不入的野蛮剥削,“从工人身上压榨出比原先多两倍的劳动,无情地绞尽他所有的力量,以三倍于原先的速度榨取雇佣奴隶一点一滴的神经和筋肉的能力”。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经受着最痛苦的劳动折磨。资本家普遍采用血汗工资制度,加速机器运转,利用各种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劳动强度,加强对工人的残酷压榨。体力的过度消耗和精神的过度紧张,使工人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沉重的劳动负担,恶劣的生活条件,严重地摧残了工人及其子女的身心健康。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这种令人厌恶的贪婪造成了这样一大串疾病!妇女不能生育,孩子畸形发育,男人虚弱无力,四肢残缺不全,整代整代的人都毁灭了,他们疲惫而且衰弱,而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为了要填满资产阶级的钱袋!” 4. 住宅问题,从来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资料愈是大量集中,劳动者就愈是要相应地密集在同一空间,从而,资本主义的积累愈是急速,劳动者的住宅状态就不免愈是悲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中有越来越多的地段,用于建造银行仓库之类的宫殿,修盖商品世家的高楼大厦,或是用于设置专为有钱人提供享乐的场所。而与此同时,工人们则被驱逐到那些最坏最拥挤的角落里去,他们很多人不得不住在破烂不堪、肮脏透顶、老鼠成群、病疫丛生甚至连阳光和空气都不充足的贫民窟中。还有不少人,由于付不起三房租,只好露宿街头,或者在桥洞、破车厢里暂避风雨。

  1. 环境污染,目前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顾人民死活,长期以来听任工业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废物排入空中,注入河流、湖泊和近海,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日益猖獗的“公害”,给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由于“公害”的泛滥,使许多人患了各种可怕的“公害病”,人人谈虎变色,视为一种新的“社会瘟疫”。但是,应该强调指出,虽然名为“公害”,实际上主要的受害者却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贫苦劳动群众。资产阶级为了躲避“公害”,完全有条件迁到郊外甚至更远的风景胜地去住即使污染再严重,他们也有条件获得清洁的用水和纯净的空气。工人阶级则是另外一种情况,他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必然是“公害”的最大的牺牲者。

“公害”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产生的恶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产物。它的日益严重化,表明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日益加深,同时也更清楚地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腐朽性的进一步加强。 尽管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已经为 消灭公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个祸害是铲除不了的。如同失业问题一样,要彻底消灭“公害”,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1. 物质生活下降和精神折磨加剧。随着失业人口增多和实际工资下降,工人的物质生活日益困难。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生产出大量物质财富,却被资产阶级掠夺殆尽,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依然两手空空,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痛苦生活。生活的贫困和劳动的折磨,造成工人精神上的极端痛苦。许多人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对前途悲观失望,思想苦闷,精神颓废,有些人走投无路,被迫铤而走险。今天在美国,社会风气极为败坏,犯罪行为急剧增加,给劳动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还有不少人吸毒自我麻醉,形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充分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无产阶级日益相对和绝对贫困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争取改善自己生活状况的斗争,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延缓这一趋势的进展,但绝不能消除这一趋势本身。这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但是不可调和的,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革命方式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和失业,并彻底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物质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