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40、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

🕒 Published at:
导师语录


40、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

借贷资本和其它资本形式一样,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发挥作用。它不断被贷放出去,然后不断连同利息归还原主,这种运动表现为放款者和借款者之间的信用关系,资本主义信用就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由于借贷资本既可采取商品形式,又可采取货币形式,资本主义信用也分为两类,即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

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卖者把商品赊销给买者,买者过一段时间后再向卖者付款,卖者和买者之间结成债务关系,赊销的商品价格比现金买卖时要高,其差额就是买者支付给卖者的利息。

资本主义的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双方借贷的对象是商品资本,这种商品资本属于循环过程中的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还未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就贷者来说,他提供商业信用的过程,同时就是他的商品资本实现(虽然还不是最终的实现)为货币资本的过程。

第二, 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因而这种信用体现着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也是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两者在剥削无产阶级上是根本利益一致的。

第三,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在繁荣阶段,由于工业生产增长,商品流通扩大,因而商业信用就会随着扩大;反之,在危机阶段,由于工业生产下降,商品流通停滞,因而商业信用也就随着缩小。

商业信用的工具是商业票据,票据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期票是债务人对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现款的债务凭证。期票经过债权人在它背面作了转让债权的签字(背书)之后,在到期之前可以当作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用来向别的资本家购买商品或偿付债务。这样期票的新的持有者就成了债权人,他有权在期票到期时向最初的发票人兑取现款。但是,由于在赊销、赊购的情况下,许多资本家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因此到期的期票常常可以大家互相抵销,只有抵销不完的余额才用现款支付,因此商业信用和期票流通对于加速商品周转和节省货币流通费用具有很大的作用。和期票不同,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令其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

商业信用的产生远比资本主义要早,还在简单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就已经出现了赊销赊购的现象。可是只有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十分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商业信用才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业信用所以必要,是因为:(1)各个部门资本周转的时间不同,当某些资本家有了待售的商品时,需要购进这种商品的另一些资本家,却由于自己的商品尚未卖出因而没有现款,在这种情况下,前一类资本家就只好用赊账办法出售自己的商品。(2)商业资本家没有足够的货币资本可以买进产业资本家出售的全部商品,因而产业资本家只好把商品赊给商业资本家。

商业信用是整个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但由于商业信用只是职能资本家个人之间的信用,所以这种信用形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商业信用的规模要受各个职能资本家的资本数量的限制。产业资本家或商人究竟能让别人赊购多少商品,赊欠多久,这要看他究竟握有多少准备资本。一般说来,单靠个别资本家的资本,很难把大量商品长期赊给别人。

其次,商业信用的规模,还要受各个职能资本家的资本归流的限制。资本的归流越顺畅,商业信用的规模就越扩大;反之,则会缩小。

最后,商业信用还要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像纺织机器是纺织工业部门的生产资料,要向纺织工业部门推销,因而纺织业资本家就可以从机器制造业资本家那里获得商业信用。但机器制造业资本家却不能反过来从纺织业资本家那里获得商业信用,因为纺织品不能充当制造机器的生产资料,因而它不会赊售给机器制造部门。

资本主义下的银行信用

由于商业信用具有上述的局限性,它远远不能满足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因此,除了商业信用外,还必须有其他的信用形式来补足,而银行信用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信用形式。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以贷款方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它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商业信用,并且突破了商业信用的种种局限。

首先,银行信用不是由职能资本家相互提供的信用,而是由银行提供给职能资本家的信用,由于银行把社会上的各种游资集中起来,形成了庞大的借贷资本,因此,这种信用就不受个别资本家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归流的限制。其次,由于银行贷出的不是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商品资本,而是闲置的货币资本,因此,银行信用的范围也就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商业信用只能由商品的出卖者提供给商品的购买者,而银行信用却可以由银行提供给任何一个职能资本家。

正因为银行信用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所以,它能够提供更多的借贷资本,可以向各种企业提供不同规模和不同期限的贷款,而这些都远非商业信用所能比拟的。因此,银行信用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满足资本家在营业上进行投机的需要。

银行资本的来源及业务

银行信用主要是由银行来办理。资本主义的银行,是资本家进行投资的一个特殊领域,是资产阶级用以维持再生产过程的重要工具,是经营货币资本的资本主义企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象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怪物,它的躯干雄踞于繁华的工商业中心,而它的四肢却伸张到每一个穷乡僻壤,它以自已特有的器官到处吮吸劳动人民的血汗。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充当信用的中介人。银行一方面把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起来,把贷款人集中起来,替全体货币资本家或食利者贷出资本;另一方面,它又把借款人集中起来,“为整个商业世界而借”,替全体职能资本家借入资本。因此,银行成为存款者和借款者、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中间人,更是万能的垄断者。

与此相应,银行的信用业务也分为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两个方面,银行的负债业务,即银行吸收资本的业务。银行支配的货币资本包括两部分,一是银行资本家投入的自有资本,二是存款。银行自有资本通过发行股票来征集。而银行依靠存款吸收的资本,在数量上比自有资本大得多,构成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

银行的存款是从哪里来的呢? 首先,来自职能资本家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每个资本家为了经营自己的业务,都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但这些货币资本通常并不放在资本家的保险柜里,而是存在银行。因此,几乎每个职能资本家都在银行有往来帐户,他们把货币存入银行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是为了便利收支和取得银行贷款。其次,银行存款也来自货币资本家或食利者阶层。他们存款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利息。第三,工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储蓄以及社会各阶层预定要逐渐用掉的收入,也是银行资金的来源。这些小额货币本身虽然不是资本,但它一经集中到银行家手里,就会形成一笔巨大的款项,贷放给资本家,发挥借贷资本的作用。银行为了尽量扩大贷放资本,还想出各种办法,巧立名目吸收存款,举办各种形式的存款,有定期储蓄、长期储蓄、整存整付、整存零付、零存整付、零存零付、有奖储蓄等,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取得了大量货币资本。

银行通过各种各样的存款,就把社会各个角落的游资集中起来,用以经营大规模的贷款业务。银行的资产业务,即银行运用资本的业务。贷出和投放资本,是银行运用资本的基本方式,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票据贴现。持有商业票据的资本家在票据到期以前,为了资本周转的需要,持票人常常要提前把期票变成现款,这时候他就可以借银行的帮助来达到目的。期票贴现,就是银行用现款购进没有到期的期票,由于银行只有在期票到期的时候,才能持票向债务人兑取现款,所以,期票贴现时要打一定折扣,可通过贴补利息的办法用票据到银行换取现金,由此可见期票贴现不是通常的买卖,实际上是银行对职能资本家的短期贷款,要等到票据到期时才能从发票人方面收回货币,因此,银行要向贴现票据的客户事先收取贴现利息,贴现利息率一般相当于贷款利息率。

二、抵押贷款,即通过各种抵押品作担保而发放的活期或定期贷款。可做抵押品的有:票据,有价证券,房地产,商品,以及各种商品凭证如仓库栈单、铁路提单、轮船舱单等。

三、信用贷款,即没有抵押品作实际担保而发放的活期或定期贷款。银行发放这种贷款,是由于它熟悉企业情况,信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同时要收取较高的贷款利息,并附加各种监督条件。

四、承购政府公债和公司债券,这实际上是一种信用放款。五、购买股票向企业投资,以便取得高额股息和控制企业。六、买卖有价证券、房地产和黄金外汇等,进行金融投机获取暴利。

银行除了上述信用业务之外,还承担其他各种中间业务。银行替自己的存款户收款付款,通过支票转帐进行非现金结算,成为支付方面的中介人和企业结算的中心。此外,银行还代客户汇兑现款,买卖有价证券、贵金属和外国货币,保存或管理财产及贵重物品等,银行从事这些中间业务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作为报酬。

银行家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银行家经营银行业务,也和工商业资本家经营工商业一样,是为了获取利润。银行利润从何而来呢?大家知道,银行的存歉和贷款都有利息,但贷款利息要比存款利息高。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业务上的开支以后,便是银行利润。此外,银行利润还来源于:从事各种中间业务的手续费,对企业直接投资所得的股息红利,进行证券交易等投机活动获取的暴利等。

利息既然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银行利润归根到底是来自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银行家是经营货币资本的商人,他不仅有独立的投资,而且有独立的营业,因此他所要求的利润,按他自已投入的资本来计算,便不能低于社会上的平均利润。否则,他就不会经营银行业,而会把资本转移到工商业部门去。在资本主义自发的竞争过程,必然会使银行利润接近于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水平。

然而,银行家所以能够以银行利润的形式分沾一部分剩余价值,还是因为他依靠了银行雇员的劳动。银行雇员和商业雇员一样,他们的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却能够帮助银行家取得转归银行业的那部分剩余价值。银行雇员的劳动也有一部分是无偿劳动,因此他同样受到银行资本家的剥削,也属于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