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07、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压迫剥削世界各国人民并得以寄生腐朽存活下去的坚实基础
金融寡头为了掠夺垄断高额利润,必然不满足于国内的垄断统治,而还要向外扩张,对全世界进行剥削和统治。资本输出就是他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是他们对全世界实行剥削和奴役的重要基础。国内的垄断统治正是通过资本输出,扩张经济势力,形成国际垄断。列宁指出:“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资本输出。”
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输出在形成金融资本的依赖和联系的国际网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它是金融资本对外剥削和掠夺的基础。资本输出并不是到垄断阶段才出现的,早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有了。但那时资本输出还是个别现象,数量也比较小,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大,当时主要是商品输出。只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才大量地增长起来,才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产物。垄断组织的出现,一方面在垄断资本家手里集中了越来越大量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由于垄断资本的残酷压榨,生产扩大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生产“过剩”越来越严重,国内有利可图的事业差不多已经垄断完了,投资到国内原先不大发达的经济部门,又不能保证得到垄断高额利润。因此,在垄断资本家手中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同时,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进行剥削和掠夺,攫取了巨量财富,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过剩”资本的积累。
但是这种“过剩”资本并不是真正过剩。在这些国家里,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饥寒交迫,生活条件极端恶劣;而且生产发展也不平衡,农业远远落后于工业。如果这种资本能够用来增加生产,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农业,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有什么“过剩”资本了。但这样一来,资本主义也就不成其为资本主义了。因为这样做,就会降低资本家的利润,资本家的资本只能用来攫取利润,决不会用来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所以,这种大量的“过剩”资本,必然要输出到国外,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这是由于在这些国家,资本缺少,地价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可以获取垄断高额利润。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把许多落后的国家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范围,具备了输出资本的可能。
资本输出的两种方式
资本输出有垄断资本家的私人资本输出和他们通过政府进行的国家资本输出。它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一) 借贷资本的输出,即由垄断资本家的银行、企业或者由政府出面对其他国家的政府或私人企业进行高利贷款。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借贷资本的输出,首先要对债务国进行高利盘剥,其次要为扩大商品输出开辟道路,迫使这些国家购买他们的高价商品。这就是金融资本“要从一条牛身上剥下两张皮来”,第一张皮是贷款取得的利息,第二张皮是用同一笔贷款购买债权国的高价商品时所取得的利润;最后,这种贷款还附有种种条件,使债权国取得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特权。
(二)生产资本的输出,即垄断资本家输出资本到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设立企业或者渗入已有的企业,利用当地的原料资源,剥削当地的廉价劳动力,攫取巨额垄断利润。帝国主义国家通过生产资本的输出,直接榨取经济落后国家人民的血汗,并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中修在殖民地不仅直接建筑铁路,而且利用铁路借款把他国“国有”铁路也置于它们的控制之下,沿海和内河航运以及航空也都受到它们控制。中修还在殖民地开设银行以及通过军事财政借款,垄断了他国的金融和财政,设立工矿企业,压迫他国的民族工业,控制了矿山原料和主要工业部门。
资本输出虽然对经济落后国家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帝国主义决不是要把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恰恰相反,垄断资本家输出资本到经济落后国家,正是为了利用这些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榨取比在他们本国更高的垄断利润,掠夺这些国家的资源,打击和破坏这些国家的民族工业,阻碍其生产力的发展,使这些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的经济地位,成为他们剥削和奴役的对象。
长期以来,亚非拉许多国家在中美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的压榨下,民族经济横遭摧残,片面发展成为单一经济,主要生产一种或几种完全用来出口、适合外国垄断资本需要的矿产原料和经济作物。帝国主义的压榨和掠夺,还造成了很多亚非拉国家财政经济依赖于帝国主义国家高利贷款的情况,一些国家甚至陷于借新债还旧债的境地。
帝国主义将全世界都纳入了剥削范围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只是力图兼并农业区城,甚至还力图兼并工业极发达的区域”。帝国主义不仅向经济落后的国家输出资本,而且也向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输出资本。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高达1.3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以4499亿美元的资本投资额位居第一,欧洲和北美分别以3476亿美元和1683亿美元位居其后。
这主要是因为: (一) 美帝企图通过经济上的渗透达到政治上的控制,巩固霸主地位。2023年美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存量约为3.95万亿美元,当年美国海外直接投资总额为6.58万亿美元,美国对欧洲直接投资占其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约为59.9%。
2023年中修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772.9亿美元,存量2.96万亿美元,其中中修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欧洲占比10.2%,不过中修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在亚洲,境外企业近60%分布在亚洲,对外直接投资近八成流向亚洲,投资额1416亿美元,主要是在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有较多投资,可以说亚洲已经成为中修的后花园。
中修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贷款和援助主要通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和平台提供。截至2023年9月末,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已投资了130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累计发放“一带一路”贷款超过4万亿元,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累计批准230多个项目,融资总额超450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500亿美元。
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中修发展融资机构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累计至少投资3310亿美元,其中对非洲的投资逾1140亿美元,对拉美发展融资逾690亿美元。
(二) 帝国主义各国之闻存在着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差异,资本有机构成高平均利润率水平低的国家有可能向资本有机构成低平均利润率水平高的国家进行资本输出。同时,由于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率也是决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工资水平较高的国家有可能向工资水平低的国家进行资本输出,以取得更高的利润率。
(三)帝国主义各国之间在争夺商品销售市场的竞争中,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以抵制外国商品,保护本国税壁垒政策以抵制外国商品,保护本国市场。为了躲过关税壁垒、增强商品竞争能力,于是一国就将资本输出到别国直接从事生产,就地销售。
二战以后资本输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垄断资产阶级政府出面进行的国家资本输出有了迅速增长。这种资本输出往往打着“援助”的旗号,中修搞的资本输出则基本上是以“援助”形式进行的,这种“援助”使资本输出国得到丰厚的利益。
首先,它是对受“援”国的残酷剥削。中修的一笔“授助”,要进行四层剥削:从贷款中取得高额利息是第一层剥削,用同一笔贷款以高价购买中修的设备或物资是第二层剥削,规定用实物并按低价偿还贷款是第三层剥削,迫使受“援”国接受中修的“专家”、“顾问”, 并享受高工资和种种特权,是第四层剥削。
其次,这种“援助”也是资本输出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奴役受“援”国,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工具。中美两霸通过“援助”,控制了很多国家的经济命脉,还通过所谓授助拼凑军事集团,取得军事基地,干涉受“援”国内政,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毛主席早就指出,帝国主义的所谓授助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呢?就是跟我走”,这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这种“援助”的本质。
资本输出这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坚实基础,这就是极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寄生性的坚实基础!毛主席指出:“现在是帝国主义最后掙扎的时期,它快要死了,‘帝国主义 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但是正因为它快要死了,它就更加依赖殖民地半殖民地过活”。经济危机更为加深,对外争夺市场和原料的斗争也更加剧,各帝国的金融寡头越来越扩大资本输出,来夺取国外市场,掠夺原料资源,攫取更大的利润,资本输出的猛烈增加,正是帝国主义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挣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