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15、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计件工资”

🕒 Published at:
导师语录


15、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按照工人所完成的产品件数或作业量来支付的工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得到的工资额也越大。因此,乍看起来,好象在计件工资形式下,资本家所购买的是工人的物化劳动,而不象在计时工资形式下所表现的那样,是购买工人的活劳动。

其实,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它只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或者说是变相的计时工资。这是因为,计件工资的确定,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资本家在规定计件工资单价(单位产品的工资额)时,既要考虑到计时工资形式下一个工人的日工资额,又要考虑到他一天的产品数量。

当然,这常常是以身体最强、技术最高的工人的产量为标准的。计件工资的单价,就是用日产品数量去除日工资额所得的商数。譬如,实行计时工资时,一个工人的日工资为2元,日产量是10件。那么,改行计件工资时,每件产品的工资单价便是:2元÷10件=0.2元。

虽然计件工资只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但它更便于资本家对工人实行统治和剥削。这是因为计件工资有下面这样一些特点: 计件工资比计时工资更易于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它更易于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劳动,并且不是活的劳动,而是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似乎工人是“多劳多得”,是按照自已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得到了全部的劳动报酬。这样,就容易麻痹工人阶级,便于资产阶级施行其欺骗伎俩。

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加强利削工人的手段。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工人收入的多少与自己的劳动成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工人为了能够多得一点工资,以维持自己低下的生活水平,便只好最大限度地支出自己的劳动,尽可能地增加产品的数量。

这样就刺激工人更有效地利用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延长劳动日,充分利用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从而为资本家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可是,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的结果,并不会使平均工资水平提高。虽然当个别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超过了平均水平时,他能够按照自已所生产的更多的产品,取得相应的较多的工资。

但是,当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普遍提高时,资本家就会降低产品的工资单价,从而使工资水平重新降低。而且,工人的劳动越紧张,劳动效率越高,劳动力就越会过剩,资本家也就越可以压低工资。马克思说:“计件工资有一 种倾向,要在个人工资提高到平均水平时,把这个水准本身降低。” 计件工资还是资本家用以克扣工人工资的手段。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工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表现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于是,资本家便通过对产品的严格验收来监督工人的劳动,而不必再像实行计时工资时那样,依靠监工来监督工人的劳动了。

如果产品不合乎资本家所规定的标准,工人就要受到克扣工资或者罚款的处分。而且资本家在验收产品时,又总是百般挑剔,故意刁难。“所以,从这方面看,计件工资成了克扣工资和资本主义欺骗的最为丰富的源泉。” 计件工资不利于工人的团结。首先,计件工资发展了工人之间的差别性和各自的独立性。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支出互不相同,工资收入也就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使得工人的个别利益被突出了,而他们的共同利益则容易被模糊。

其次,计件工资也加强了工人内部的竞争。在计件工资形式下,每个工人为了多得工资,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尽力劳动,而计件工资又易于测量每个工人的劳动质量和劳动强度,这样,那些劳动能力较低的工人就会被排挤出去。这有碍于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紧密团结,并会削弱他们对资本家的共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