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10、帝国主义从领土上瓜分世界
金融寡头对外的垄断统治,不仅必然引起垄断资本争夺世界市场,从经济上分割世界,而且也必然引起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从领土上分割世界。
在垄断阶段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占领殖民地,甚至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这些国家就依靠征服殖民地、抢劫殖民地财富、进行掠夺性的贸易,集中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后期,即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的时期,各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殖民地,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分割完毕。
世界领士被瓜分完毕是帝国主义时期的特点,这时整个世界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另一部分是占世界人口极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这表明在世界上一个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剝削和压迫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已经形成,特别是它表明“无阻碍”地向未被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强国占据的地区扩张的殖民政策已经过渡到垄断地占有被瓜分完了的世界领土的殖民政策。
列宁说:这是一个同金融资本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的“全世界殖民政策的特殊时代”。也就是说,从此开始了帝国主义列强间不断地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的特别尖锐的斗争过程,这一切都反映了尼断的高度发展,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阶段的殖民政策和以往各个时代的殖民政策有着重大的差别,它们反映着不同的经济关系。帝国主义殖民政策是金融资本的产物。列宁指出:“在殖民政策的无数‘旧的’动机以外,金融资本又增加了争夺原料来源、争夺资本输出、争夺‘势力范围’(即进行有利的交易、 取得租让、取得垄断利润等等的范围)以及争夺一般经济领土等等的动机。”这就是说,殖民地在帝国主义阶段具有了不同于以前的新作用。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作为原料产地的意义更加重要了。
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形成了最大企业家的垄断同盟。垄断组织促进了生产社会化,造成了庞大的技术生产单位。而生产规模越大,所需要的原料就越多;彼此竞争的垄断组织规模越大,控制原料产地的要求就越迫切。这是因为,垄断原料来源不仅对于垄断资本家维持不断进行的再生产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剥夺竞争者的原料来源、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都有着重大意义。列宁指出:“ 当所有的原料来源都被霸占起来的时候,这种垄断组织就巩固无比了。”为了霸占国外的原料产地,对于垄断资本家来说,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占领殖民地。
金融资本在争夺殖民地的时候,不仅重视已经发现了的原料产地,而且也抢夺还没有发现原料的地方。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和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今天看来是没有原料的地方,明天可能发掘出大量的稀有金属或其他矿藏;今天是无用的土地,明天可能成为有用的土地。所以,金融寡头总是不择手段地尽量夺得更多的土地,不管这块土地是好是坏,也不管这块土地是在什么地方。列宁说:“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缺乏,竞争和追蹇全世界原料来濂的斗争愈尖锐,那末占据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烈。”
第二,殖民地是垄断资本最有利的投资场所。
金融资本进行大量的资本输出,不仅会遇到其他帝国主义的竞争,也加深了与资本输入国的矛盾。为了保证资本输出的利益,殖民地自然是特别有利的投资场所。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直接统治,是金融资本进行资本输出的政治保证。在殖民地投资,最容易排除其他帝国主义的竞争,保证对投资场所的垄断权。在殖民地,宗主国的垄断组织可以更加残酷地剥削和奴役那里的劳动人民,更容易用垄断的手段去消灭竞争者,保证资本输出能获得垄断高额利润。所以列宁说:“资本输出的利益也同样地促进对残民地的掠夺”。
第三,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作为销售市场的作用更加重要了。
随着争夺国际市场斗争的尖锐化,加强了夺取殖民地的趋向,因为殖民地是垄断资本可靠的销售市场,在殖民地可以在殖民地用关税壁垒,排斥竞争者、制定垄断价格,来保证自己的垄断利润。
第四,殖民地对帝国主义还有特殊的社会政治意义。
在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激化了。垄断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动殖民主义战争、掠夺殖民地来转移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斗争视线,转嫁经济危机,并且利用从殖民地掠夺来的大量利润中的一部分,收买本国工人阶级中的少数上层分子,分裂和破坏工人运动,以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
第五,殖民地还是帝国主义各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军事战略基地。
宗主国可以在那里设置大量军事基地,掠夺大量战略物资,搜集大量兵员,为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服务。美帝拥有全球约800个军事基地,遍布多个大洲,尤其在中东、东亚和拉丁美洲,拥有14个基地群,主要划分在3个战略区,控制了主要的战略要点,扼守住了海上咽喉,为此美国也控制着世界上最紧要的海上要道达到了13个,像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等。
中修明面上控制的海外军事基地只有有十多个,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但实际上在2000至2023年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合作计划,实施了大量港口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涵盖了46个国家,共涉及78个港口,像巴基斯坦的哈珀港和瓜达尔港、非洲的吉布提港、斯里兰卡的巴尔巴多斯港等战略地位尤为突出,这些港口都是潜在的海外军事基地。
由此可见,殖民地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占领殖民地,才能充分保障垄断组织获得胜利。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现在是帝国主义最后挣扎的时期,它快要死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但是正因为它快要死了,它就更加依赖殖民地半民地过活”。因此,帝国主义国家总是拼命争夺更多的殖民地。
目前世界上未被占据的土地都已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了,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国内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影响,更要依赖殖民地过活,必然要进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如今最为突出的就是中美两帝争夺世界霸权。
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剥削和压迫,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反动面目,尤其是中修社会帝国主义比其他各国更明显地表现了它的反动性、掠夺性和奴役性,中修是世界各族人民的监狱。进一步证明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寄生的社会制度。它对第三世界的剥削和压迫,正在促使第三世界人民的进一步觉醒,激起越来越大的反抗,帝国主义必将在世界人民、包括其国内人民的革命斗争烈火中被彻底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