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13、工人与资本家是阶级对立的
雇佣工人与资本家同时存在,但利益根本对立。资本与雇佣劳动相交換,工人拿自己的劳动力换到生活资料,资本家拿可变资本换到劳动力,对于资本家来说,他得到了一个创造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补偿工人所消费的东西,并且还使积累起来的劳动具有比以前更大的价值。”,可以创造剩余价值。对于工人来说,他换到的只是维持生命用于直接消费的必需品,这种消费的过程是不会给工人带来新自生活资料的,所以算是“白耗费”。
工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再出卖劳动力,把这种贵重的再生产力量,即创造价值的力量让给资本家,因此对工人来说这种力量也是“白耗费”了。工人的劳动力只能作为商品,为出卖而不断再生产,资本作为剝削手段,不断购买劳动力,不断增殖。马克思所讲的两个“白耗费”,深刻戳穿了劳动力与资本的不平等交換与雇佣劳动制度的残酷无情。
综上所述,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有两种消费方法:一种是生产性的,另一种是非生产性的。对于资本家是生产性的消费,比如资本家付出的工资,通过对劳动力的剝削能获得利润。而对工人来说则是非生产性的,因为他用工资换来的生活资料经消费后就永远消失了,为了活着必须再插上标签,进入市场继续与资本家进行不平等的交换。这样,“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雇佣劳动又以资本为前提。两者相互制约;两者相互产生。” 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重复和更新,生产关系也不断得到维持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使工人生产的产品不断转化为资本,同时工人又少三须不断的出卖劳动力,归根结底资本作为资本再生产出来,雇佣劳动作为雇佣劳动再生产出来。
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不仅是互相对立的,而且也是互相依存的。“资本只有同劳动力交换,只有引起雇佣劳动的产生,才能增加起来。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只有在它增加资本,使奴役它的那种权力加强时,才能和资本交换。”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剝削关系的扩大再生产。所以马克思提出:“ 资本的增加就是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增加。” 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深刻揭露了资本的实质和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这当然是资产阶级所不敢也不能承认的,承认了这一点等于宣判了自身的死刑。资产者及其经济学家们断言资本愈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愈多,工人的工资就会愈高,“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对这种谬论马克思给以尖锐批判,马克思首先指出:经济学家们的论断充其量不过说明生产资本的尽快增加竟是工人能勉强过活的必要条件。
但是生产资本的增加实质上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生产资本的增加“就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权力的增加,就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统治力的增加。”资本家决不会让工人跟着自己发财。工人能够就业,得到生活资料,是以受剝削创造剩余价值为前提的,是以生产自己的敌对力量为条件的。这哪里是“利盆一致”?恰恰相反,这是阶级利盆的截然对立。
资户阶级经济学“利盆一致”的谬论无非是说:“资本和雇佣劳动是同一种关系的两个方面而罢了。一方面制约奢另一方面”,资本家 与雇佣工人存在于 一种生产关系中,资本家依靠剝削雇佣工人而使资本增殖,雇佣工人只有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供剝削,才能生存。两者互为前提,互相制约。但这丝毫沒有“利盆一致” 的因素,只能说明:只要资本主义的剝削制度存在,工人阶级受剝削,被支配,被奴役的命运就不能改变。工人与资本家不仅不一致,而且根本对立。“当雇佣工人仍然是雇佣工人的时候,他的命运是取决于资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