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上层建筑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自始就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是,在帝国主义阶段以前,资产阶级国家主要是一般地作为外部条件,采取暴力、法律以及自由贸易、关税壁垒等手段,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机器不仅一般地作为外部条件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还同垄断组织内在地溶合起来,在金融寡头的控制下,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经济活动迅速扩大,构成了垄断资本运动的组成部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就是这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行“国有化”和兴建所谓“国营企业”。所谓“国有化”,就是资产阶级国家用收买的办法将某些私人企业转变成“国有”企业。这种“国有”企业,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从属于垄断组织,是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一种转化形式。它“不过是提高和保证某个工业部门快要破产的百万富翁的收入的一种手段罢了”。
帝国主义政府往往会对银行和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能源部门、金融机构等实行了“国有化”,但是“国有化”以后,这些企业的资本家仍然保持原有的职位,不过改由政府委派,资本家的股票按高价换取政府债券,并享受优厚利息。同时,它还为整个垄断资产阶级提供了大量资金。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储金局和私人银行,“不过是一个办公室的两个科长”,“因为储金局的几十亿资本,实际上终究还是由那些银行资本巨头们支配的”。
至于实行“国有化”的工业部门,有许多是经济中的衰落部门,特别是煤炭、铁路部门,设备陈旧,成本高昂,处于几乎难以维持的境地。“国有化” 时政府主要以债券形式给予了高额补偿金,债券的利息往往比原来的股息还高。这样,资本家不仅甩掉了破烂企业,而且收回了资本,得到了稳定的高额利息收入,并将收回的资本投向其他部门,撄取利润。此外,政府还通过这些“国有化”企业,以廉价方式为垄断资产阶级提供燃料、原料和动力。
除去实行“国有化”以外,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财政拨款直接投资兴办所谓“国营企业”。与“国有化”企业一样,它也是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从属于垄断组织,大部分都租给垄断资本家经营,使他们利用国家的投资设备,获取了巨额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营经济的实质还可通过“非有国化”得到进一步的说明。所谓“非国有化”又称“转让制”,即资产阶级国家将“国有”企业转让给私人资本家所有,使垄断资本家大发横财,使垄断资本的实力和统治大大加强。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府将“国有化”的、已经由国家增加了新的投资和设备的企业,仍按收归“国有”时的原价甚至减价出售给原企业主或其他垄断集团,这又让垄断资本家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
在一些时候,把垄断资本家不愿经营或将要破产的企业转到政府手中,或者为了适应垄断资本家的需要由国家投资建立企业;在另一些时候,又把经过国家更新设备成为有利可图的企业再度转让给垄断资本家,或者把国家投资建立的企业廉价出售给垄断集团。这清楚地说明,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是交错在一起的,实际上都不过是金融寡头利用国家资金以加强他们资本实力并攫取最大限度利润的个别环节而已。
第二,国家订货。它是指资产阶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采取订货的形式,为垄断资本家提供资金、可靠的商品销路和巨额利润。
资本主义的财政预算,从来就是资产阶级国家用来进行有利于资本家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工具。在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各国的垄断集团就更加依靠财政预算谋求自身的发展。帝国主义为了对外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不断扩大财政预算中的军费支出和增加军事订货。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军事订货,喂肥了国内垄断资本,成了垄断资本摆脱经济危机和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
首先,军事订货为垄断企业制造了大量的商品销路和有“保障"的市场。其次,在订立军事订货合同时,政府预付一部分款项,为垄断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新式武器的生产由政府投资而生产设备却交给垄断企业使用,研究试验费用也由政府拨付,使垄断企业避免了投资风险。最后,军事订货保证了垄断企业商品销售的垄断价格,垄断资本家还和政府的军事部门互相勾结,不断提高武器价格,为垄断企业提供了高额利润。
总之,掌握在政府手中的主要来自人民税收的大量国家资金,通过军事订货,源源流入垄断资本家的腰包。正如列宁所指出:“为‘战争’服务的资本主义经济(即直接或间接地同军事订货有关的经济)是一贯的、取得法律保障的盗窃国库的行为”。帝国主义的军事部门和垄断资本的军事工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界一工业集团”,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政府的各种调节措施。在价格、税收、信货等方面,垄断资产阶级应用国家的行政立法手段,制定各种经济政策和措施,实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和所谓调节。
帝国主义通过各种反劳工立法,镇压工人运动,严重侵犯和剥夺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使工人阶级处于垄断资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为了加速垄断企业的资本积累和固定资本更新,政府实施了“加速折旧法”,大大减少了纳税额。政府还采取其他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措施,主要有:工业上由政府举办“公共工程”,以支持建筑业,刺激经济回升;农业上由政府购买大量“过剩”农产品,并对农场主发放补助金,压缩耕种面积,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及对农产品出口补贴,加强对外倾销,来缓和和转嫁农业危机,适应垄断资本的需要。金融上由国家银行调整市场利率和市场资金,当商品滞销,市场资金紧张时,国家银行即压低再贴现率和市场利率,使垄断企业取得低利贷款;通过变动税率,以刺激或抑制投资和消费,甚至由政府规定冻结工资,从而提高垄断企业的剩余价值率等。
美帝在通过的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这是美国自198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企业税改,将大型集团公司和上市企业等的最高所得税税率从35%大幅降至21%,这一举措在十年内每年将减少公司税收收入1000亿至1500亿美元。2022年出台了《芯片法案》,计划补贴芯片公司520亿美元,用于扶持芯片产业。而且计划在10年内发放369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能源安全,包括对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进行补贴,扶持本土企业。
在加速折旧方面,近十年间美帝的奖金折旧政策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化。奖金折旧允许企业在购置新资产的当年,扣除一定比例(最高可达100%)的资产购置成本。美国税改对2017年9月27日至2023年1月1日期间取得并投入使用的特定资产的支出,当年允许100%费用化作税前列支扣除,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底期间投入使用的符合条件的特定资产,允许继续费用化,但费用化比例每年以20%递减。
中修更是穷凶极恶,加大对资产阶级的补贴和降税,对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自获利年度起给予一定期限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分别从50%、75%提高至100%,并阶段性扩大到所有适用行业。在2019年至2023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11.26万亿元。
在加速折旧方面,2014年,对生物药品制造业等六大行业企业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加速折旧方法。2015年,新增轻工、纺织、机械和汽车四个领域重点行业可享受加速折旧政策。2019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2018年至2020年,对企业新购进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所得税前扣除,适用范围涵盖所有行业企业。2025年,机械设备折旧年限从10年缩短至8年,电子设备折旧年限由5年缩短至3年,建筑物折旧年限由30年延长至35年。
通过上述种种手段和措施,使垄断资本家大发其财,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遭受的剥削和压迫日益深重。正如列宁指出:“无论美国或德国, 调节经济生活’ 的结果是给工人(和一部分农民)造成军事苦役营,给银行家和资本家建立起天堂。这些国家的调节办法就是把工人‘ 勒紧’到挨饿的地步,另一方面保证(用秘密手段、反动官僚手段)资本家获得比战前更高的利润。”
第四强制卡特尔化托拉斯化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企业合并,加速生产和资本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卡特尔化托拉斯化就是由国家颁布强制卡特尔化托拉斯化的法令,把一些没有参加垄断组织的部门和企业置于垄断组织的控制之下,并淘汰大批的中小企业,以加强垄断组织的实力。在严酷的卡压下,许多中小局外企业被强迫并入垄断组织,还制定所谓“股份公司改革法”,提高股份公司的资本要求,从而使大批中小股份公司被淘汰破产。
美帝2021年和2022年破产企业共计777家,2023年有636家,2024年至少有686家,近四年总计破产约2109家,尽管美帝未公布破产资产规模,但是我们从个别案例来看,2023年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时资产规模约为2090亿美元,签名银行破产时资产规模约为1104亿美元,也可以侧面反映美帝垄断资本吞并大中小企业甚至是垄断企业的激烈程度。美帝破产企业通常是资产和负债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对于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破产可能未完全纳入统计范畴。
根据中修最高法报告提到,五年来审结破产案件4.7万件,涉及债权6.3万亿元,审结破产重整案件2801件,盘活资产3.4万亿元。仅仅2024年全年度共产生103551件破产及关联相关案件,涉及55268家企业,破产案件数量五连升,破产企业资产评估总价值高达约1.18万亿元。中修的破产统计涵盖了更广泛的企业类型和规模,包括大量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第五,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扩张、资本输出以及由国家出面组成的各种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造成的损失,为了维护垄断财团的利盆,不仅在国内加紧剝削劳动人民,而且极力在国际市场上加强竞争,对外拚命搞经济扩张和军事掠夺,使殖民地和附属国不同程度地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原料来源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综上所述,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结合起来,国家政权服从于垄断组织,使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经济活动同垄断资本的运动紧密地溶合在一起,为垄断资本增强实力和统治、攫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服务,这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现代资产阶级及其御用学者,极力掩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宣扬什么现代资本主义不同于过去的资本主义了,单一的私有经济变成了“公私混合经济”了,还胡说什么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可以使资本主义的“缺陷”消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鼓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含有“社会主义因素”,通过“国有化”就能“废除”资本主义所有制,就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等,所有这些说教完全是混淆黑白的反动谬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是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国有” 经济的性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帝国主义的国家是垄断资本家对内压迫、剥削和对外侵略、掠夺的工具,帝国主义国家的国家所有制也只能是垄断资本家加强剥削劳动人民、取得最大限度利润。
恩格斯曾经指出:“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它愈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愈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愈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雇佣劳动者,无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 一般垄断发展为国家垄断,决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消失,反而使其更加深刻,更加尖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危机”措施,固然可以对资本主义经济起到一时的刺激作用,但是它不能消除危机,结果恰恰相反,却使危机更加深重了,各帝国主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的事实,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完备的物质准备,为资本主义的灭亡进一步准备了条件,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接近而决不意味着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因素”、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就可以转变为社会主义。
正如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人口”,“但无疑还是处在资本主义下。 在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看来,这种资本主义之‘接近’社会主义,只是证明社会主义革命已经接近,已经不难实现,已经可以实现,已经不察延缓,而决不是证明可以容忍一切改良主义者否认社会主义革命和粉饰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