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敢于自觉思想斗争是一个革命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为什么要先简要分析下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呢?这是在于有部分人对此不了解,在个人改造时只能看到两者的矛盾,就把两者完全割裂开,不是忽略实践的决定意义,就是轻视认识的能动作用,尤其是不区分自发性思想斗争和自觉性思想斗争,这显然是错误的,也是不讲辩证法的,更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是服务于实践的需要;实践决定认识的内容,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通过肉体器官获得感性认识;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是主观的东西,只能用客观的东西去比较,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是一种物质性活动,造成了客观的结果,用实践才能判断主观是否符合客观。而且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刻,科学技术的进步,经验的大量积累,矛盾的充分暴露,认识才会向前发展。
但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实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实践起决定作用。我们获得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而不是镜像式折射,是有个思维抽象的过程。但往往一开始只能是感性认识,是表面的、片面的,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分析事物的矛盾,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善于从个别事物中发现一般规律。无论是生产斗争、科学实验、阶级斗争,都不离开认识的指导。生产商品离不开作业指导书,做实验离不开自然科学知识,阶级斗争离不开革命理论。当然认识也有正确错误之分,只有在获得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由此可见,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了实践的认识是不存在的,实践也需要认识的指导,离开认识指导下的实践也是不可能的。实践与认识正是一对矛盾,既相互对立又统一于实践,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以至无穷,在一次次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我们就会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认识深刻,由相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二、自觉的思想改造
我们常常说要改造一个人,必须要改造一个人的旧实践,但更是改造一个人的旧思想。人并不是一台机器,设置程序就自行运转了,人是有思想的。这个道理资产阶级就很明白,他们为了攫取剩余价值,压迫无产阶级进行繁重的生产劳动,稍有不满就动辄打骂,但皮鞭和伤病只能是激发工人的反抗意识,所以也会搞些物质刺激来引起工人竞争,但他们懂得更重要的是思想奴化。资产阶级控制宗教、教育、短视频、小说、新闻等意识形态领域来宣传反动思想,妄图将工人培养成只埋头苦干不敢反抗的奴隶。当然这只能是白日做梦,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身体精神上的双重压迫只能是加剧工人的革命因素(当然在没有革命理论指导下,这只能是自发性斗争)。
1. 有什么样的实践,就有什么样的认识。
一个人的思想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当然也离不开思想灌输的影响。为什么初步觉悟的朋友有的改造很快,有的改造很慢呢?其实原因也在于这里,这类思想进步较快的同志往往是出身于下层无产阶级或农民阶级家庭,他们的生活条件是贫困的,往往要从事体力劳动,周围接触的阶级氛围是淳朴的,对家庭所承受的阶级压迫有切身感受,正是由于这样的长期实践才形成了一定纪律性、吃苦耐劳、朴素阶级感情的精神(当然并不是说这类人当时的实践和思想上就没有反动的一面了,仍然主要是小资产阶级思想,有些人投机思想是极其严重的)。所以在接受了革命思想后,改造自己就会更加积极主动、迅速有力的,无论是破除投机、手淫等旧习惯,还是参与融工改造、学习革命理论等新实践。
但是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上层的)和资产阶级出身的初步觉悟朋友,由于过去长期的实践基本是反动的,生活寄生腐朽,做事自由散漫,经常独来独往,投机思想强烈,沾染流无恶习,受到家庭反动思想灌输,周围人普遍是自私自利的,严重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思想主要是反动的个人主义。他们参加革命后需要抛弃的东西更多,需要破除的个人利益更多,而且他们的未来是有退路的,所以他们在改造自己的过程是较慢的,割自己尾巴的时候狠不下心来。
这也是为什么共产党会比较看重一个人的家庭成分,也是在于这里,什么样的阶级,就有什么样的实践,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当然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之实践不断改变的,但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由于长期的反动实践形成的,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改造过程,但只要下定决心,旧思想是肯定能够改造成功的,这个过程是可以加速的,主要取决于内因的。
2. 有了新的认识,才能有新的实践
革命思想不会凭空出现,这离不开宣传灌输。当一个人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看到一些揭露材料,结合自身和周围的压迫情况,对反动政府有了一定认识,很自然承认中修已经是资本主义复辟。这时候是同情革命倾向革命的,在革命思想的鼓动下,很容易投身于革命事业。一开始往往是活力充沛的,积极学习革命理论,到处宣传革命思想,斗争他人错误思想也是斗志昂扬的,但对于个人的错误思想容易看不到,其实是装作看不到而选择逃避。而且不愿意主动做自我批评,揭露自身反动思想,不能真心接受组织对他的正确批评,不想改变自己的旧实践,不愿抛弃过去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的享乐生活,不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革命活动上,总之,对于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阶段的思想改造就是自发性的,带有狂热性的,有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革命动机是不纯粹的,当然并不能否认他们是追求进步的、拥护革命的,但是对中修的反动本质只是有较浅的理性认识,对自己的阶级地位只能是感性认识。
一方面他们没有看到反动实践的深层危害性,往往是从对个人的身心伤害出发,而没有考虑到不利于革命事业。尽管口头上承认这是有害于革命的,但并不打算马上改掉,想要继续一直保留下去,借口等到革命战争来临了,就会自然而然改掉了,就能义无反顾投身革命了,哪怕是流血牺牲也无所畏惧,但是许愿是无用的。
另一方面他们对于自己的前途命运是看不清的,对中修还是抱有幻想的,认为自己可以免受剥削或剥削少点,和普通群众是不一样的,毕竟有学历和家庭支持,就算是无奈参与工作了也能过上享乐生活。这也表现出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前途也是迷茫的、怀疑的,认为离革命太遥远,不知道何时才能成功,总幻想着不经过艰苦斗争就能胜利。
我们可以看到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看问题是片面的,眼界是狭窄的,这时候就更能体现出革命组织的作用。革命组织对于这些人要坚持耐心说服教育,彻底揭露中修的反动本性,指出反动实践的思想根源,传授针对性改造办法,分享先进者的改造经验,发挥领导者的带头模范作用,热情关心生活监督学习情况,协助制定系统化改造计划,尤其要让其意识到革命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个人命运与整个无产阶级是根本一致的。通过组织帮助激发革命动力,以外因带动内因,促进思想转化,建立起新的实践。不过就算有了组织帮助,但个人思想未能根本转化,就还是不彻底的不坚定的,一遇挫折小资产阶级思想就很容易复辟了。
3. 有了新的实践,才能有深刻理性认识,才能从自发走向自觉
在参加革命组织的实践中,严守组织秘密,按时参加会议,执行组织任务,虚心接受批评,斗争错误思想,这也是和个人的自由散漫、自私自利积极斗争,从而会形成一定的组织性纪律性。但是更需要坚持长期融工改造,和劳动群众搞三同,切身实际地承受资本家的压迫,而不是停留在他人经验上。必须指出这种实践是必要的,也是最能激发革命斗志的,因为无论是从网络视频新闻上了解,还是深入工厂农村亲眼看到,毕竟都是在压迫群众而不是自己,比不上哪怕只有一天的亲身体验来得那样彻底深刻那样感同身受。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要打倒资产阶级?为什么这是阶级仇恨?为什么革命一定能胜利? 只有在参与集体劳动的过程中,才能改造自由散漫建立高度组织性纪律性,才能克服好吃懒做能够吃苦耐劳,才能斗争私有观念形成集体主义,才能抛弃私人利益培养大公无私精神,才能从小资产阶级彻底转变为无产阶级先锋队。
由此可见,融工改造、参与组织等新实践对于改造思想是必要的,但是一刻也不能忘记理性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新实践中要善于总结经验,要重视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斗争,狠抓阶级斗争这根弦。因为思想改造不是个人的事情,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在社会上的体现,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反动思想是铺天盖地随处可见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很容易影响到个人思想改造的进程。
所以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 先锋队标准 审视自己,多想一想被压迫群众,多想一想帮助自己的战友,多想一想革命先烈,多想一想要为革命多做贡献,少想一想个人私利吧。既然已经参加了,那就要义无反顾,更进一步,将革命进行到底,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当然取得了成就也不要自满自得安于现状,遇到了挫折也不能遇到轻言放弃自暴自弃。尤其是后者我们更是坚决反对的,也是在思想改造过程中最易出现的,这类人建立了新实践但忽视了思想斗争,导致学习计划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参与融工吃苦后想要轻言放弃了,旧习惯就会反复复辟,面对正确批评也不愿意听取并改正,如果思想进一步下滑就会离开革命了,这是必须要警惕的。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这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过程。只有在自觉思想斗争下,新实践才能够真正建立,才是巩固可靠的。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深恶痛绝,才能敢于彻底批判深刻揭露自己的反动实践,才能狠下心来割掉小尾巴,才能把绝大部分时间投入革命活动,才能坚信个人命运和无产阶级的命运是一致的,才能自觉彻底进行思想改造,才能建立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才能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